鎢礦是我國的一種重要資源,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,我國鎢礦開采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,我國鎢礦開采的現狀如何?目前針對鎢礦選礦取得了哪些技術上的進展?未來鎢礦開采應該朝哪些方向發(fā)展?這些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地方,下面小編為您一一講述。
20世紀80年代以前,受到選礦技術和選礦成本的制約,白鎢礦很少開發(fā)利用,白鎢選廠的處理能力僅占所有選鎢廠總處理能力的5%,因此絕大部分鎢精礦來自黑鎢礦選廠,選礦工作者的著眼點和研究方向主要也集中在黑鎢礦石的選礦上。
據統(tǒng)計,2007年鎢精礦產量為80KT,其中黑鎢精礦產量約60KT,約占總產量的75%,而白鎢精礦產量約20KT,約占25%,與鎢礦查明資源儲量以白鎢礦為主的特點正好相反,這組數據表明黑鎢礦的開發(fā)利用已經明顯過度。
黑鎢礦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已經有40余年的開采歷史,但真正大規(guī)模開采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內進行的,經過幾代人的努力,我國的黑鎢礦選礦技術有了飛躍的發(fā)展,選礦工藝從早期的單一重選工藝到目前的重選、浮選、磁選、濕法冶金等多種方法的聯合工藝,從單一回收鎢到綜合回收多種有色金屬,從單一鎢礦床開發(fā)利用到伴生、共生礦床中鎢礦物的開發(fā)利用,充分展示了選礦技術的發(fā)展進程。(文章來源于河南豫暉選礦設備)
20世紀80年代以后,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,隨著黑鎢礦的不斷減少,人們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白鎢礦及黑白鎢共生礦的選礦上來,著力研究白鎢礦及黑白鎢共生礦的選礦新工藝和選礦新藥劑,并在這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1)我國白鎢礦及黑白鎢混合礦多屬于細粒嵌布的礦石,適于浮選分離。原礦中除含黑鎢礦、白鎢礦之外,一般還還有較多的螢石、方解石等含鈣礦物,這些可浮性較好的脈石礦物的存在,使浮選分離鎢礦物變得更為困難。國外白鎢選廠的白鎢浮選工藝多數是采用“彼得洛夫法”,即加溫精選法;我國白鎢礦浮選的精選作業(yè),根據礦石性質的不同,可選用加溫精選法或常溫精選法。我國的加溫精選法與國外相比,省去了加溫后的脫泥和脫藥作業(yè),使精選作業(yè)更簡化,選礦成本更低。
(2)過去國外多數白鎢選礦廠采用的捕收劑是油酸,目前國內白鎢選廠使用各種類型的脂肪酸改性捕收劑,這種新型捕收劑不但有更好的捕收性能,而且選擇性強,選礦藥劑費用更低。
(3)在白鎢礦選礦設備當中,一些選礦廠使用了大型浮選柱,如洛陽欒川鉬業(yè)公司、湖南柿竹園多金屬礦以及欒川地區(qū)的太保山、大東坡、長青、九揚、雙峰等礦業(yè)公司,這些白鎢選廠使用浮選柱浮選白鎢礦,不僅提高了技術指標、降低了生產成本,而且可以實現自動化管理。由于白鎢浮選技術的進步,我國相繼有多個大型白鎢選廠投產,如江西香爐山鎢礦、甘肅小柳溝鎢礦、河南鉬業(yè)欒川鎢選廠等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在不僅的將來,白鎢的選礦產業(yè)發(fā)展會更迅速,白鎢精礦產量將有跳躍式提升,在鎢精礦產量中占有主要份額。
細粒黑白鎢共生礦浮選進展更迅速,無論是黑、白鎢礦的選擇性捕收劑或者是脈石礦物的組合抑制劑的研制和應用,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湖南柿竹園多金屬礦選礦工藝使用了這些新型藥劑后,工藝流程簡化,鎢的選礦回收指標有所提高,柿竹園多金屬礦新型鎢礦浮選藥劑的研制和成功應用,為細粒級鎢礦的浮選,特別是為細粒嵌布的黑白鎢混合型鎢礦床的開發(fā)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,使多金屬共生的黑白鎢選礦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。
豫暉選礦設備網站每天為廣大讀者提供金礦、銅礦、錳礦、赤鐵礦、褐鐵礦、鎢礦、螢石礦、鉀長石等礦石選礦技術,請繼續(xù)關注!
(本文來源自豫暉選礦設備網站:http://www.musicsx.cn/,轉載注明出處)